一口蒜味

Lost In Beijing

   从白天看到夜幕降临。在影片落幕时抬眼,窗外

是一片蓝色--水族箱的蓝。不深不浅的小

小一方水域构成的幽闭空间。我喜欢它反射

顶上用于看价格的强光时的波光粼粼,丝毫

不逊色于大海。我的房间虽然不能这样做,但

天花板上的灯影能反射在窗户上,像窗外一方

浅浅的蓝色的夜的月亮。

    影片也像这水族箱一般,有种淡淡的窒息

与压抑。它让我想起我小时候——是否幼时的回

忆都像十几年前的电影一样带有模糊的感

受?前者是因为像素不够带来的失真,而后者

呢?是遗忘还是时代的特征?

    那个时代(电影发行恰好是我出生那年),

充斥着被油烟熏黑的墙,上面贴着一幅幅红

黄相间的、斑驳的各家孩子的奖状,父辈的

白酒盛在极小的玻璃杯里珍重的抿,路上

有各种被贴着人流、性病字样的墙。白纸黑字,

密密麻麻,像有生命的组织,撕下又生出,永远

无法消除。

    是回为那个时代被那样的像素记载,所以

回忆才像像素般失真吧,那样珍贵的回忆不

能被淡忘;又或是一个过去的时代被禁锢在

那些失真的影像中,待今人回忆时只有被打

上烙印的版本了。

      一个影片会记录时代,多多少少。“苹果”是“

迷失北京”,苹果也的确迷失北京。金钱,

欺诈、人性——这些构成了电影的、荒唐

到极致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性。但我认为电影的戏剧性主要来自于人。*这句话看上去是废话,因为它是不容反驳的事实:把男子气概的受损转化为对钱的渴求,年老色衰又不服老的老板娘进行着荒唐的以“性爱—精神损失”为名头的交易,老板对金钱的信奉与对神明的信奉共生,接受客人不干净的手脚的同时仍会教导小妹应对猥亵......人太复条了,复杂的人性是连环的锁引、一个连一个将平淡如开水的生活染成了荒诞又合理的戏剧,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,令人感慨。

    那样的时代构成了那样的人:来北京打工被客人

猥亵而敢于反抗最终被不惜被辞退的小妹,

变成了涂着鲜红长指甲,化大浓妆的妓女;

勤恳用双手赚线的工人成了敲诈的债主与骗子。

     但时代又何尝不是人构成的呢?问题究竟出

在哪里?

     如果是人的话,为何在吞云吐雾间仍会流下

泪水,听着家乡的调子仍会在醉酒时呢喃着

思乡?

      如果是时代的话,那失真的记忆,墙上奶奶

看不够的沾着油的奖状,那深夜巷子里传

的犬吠…为什么错误的的记忆仍让人

如此留恋?

      我不知道,但美好的记忆不是虚假的,这是唯一能肯定的事实。

*笔者自加:准确来说是人的复杂性。

评论(1)